• 1
  • 2
  • 3
索引号: BMHZ-2021-00187 发布机构: 部门汇总
生成日期: 2021-10-29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规章制度
关键词:
内容概述:

9170在线登录金沙“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9170在线登录金沙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奋力建成“民族标杆、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决胜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州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家、省、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院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攀升,内涵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学院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持续巩固,以“五聚五化”为抓手抓意识形态工作效果更加明显,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更加牢固。以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示范引领,全面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全覆盖,党建带工会、带共青团、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带学生社团建设“四带”创建活动成果凸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互推动、相互提升、共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初见成效,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十三五”期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125名,发展党员918名;护理系第一党支部获贵州省高等学校“五好”基层党组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州级示范点、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学院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荣获优良等次,在首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公开展示活动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被评为2017年度“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争做新时代贵州好网民”工程推进表现突出单位、2018年度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等。学生龙旭婷(贵州省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获“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龙美君获团中央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不断提升。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构建专业、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学院逐渐形成了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三个办学重点,重点打造旅游管理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构筑践行“三完善、三提升”为目标导向的“三主体一路径五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生-学徒-准职业人-职业人才”人才培养路径,学分制、现代学徒制、诊改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协同推进;录取分数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12项,其中全国二等奖9项、三等奖34项、全国行业赛一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5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65项

——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推进。引育博士、研究生101人,培育正教授32人(正教授人数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二),引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12人,培养省级职教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创新人才团队1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结构化师资团队。深度践行“学校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发展、行业企业技师融入学校发展”理念,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到行业企业(基层)实践相关管理制度。优化骨干教师“传帮带”制度,积极开展“以老带新、以优促新”活动。实施教研室教学活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深度改革,初步建成“双向融入”、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四有三者”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不断深化。构建校企、校政、校校“多元一体”办学机制,积极开展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基本建成技能实训、科技研发、产品生产、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以生为本、三元贯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现有国家级试点专业6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6个。组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与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州农业农村工作局等部门,建立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席会议机制;与中国旅游集团公司、亚洲创意商业协会、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等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共建9170在线登录金沙港中旅旅游学院、民艺学院、汉天下物联网学院;与州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等212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与黔东南州工业学校、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建立中高职协同发展机制;与贵州医科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家高校开展校校合作。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以产教融合为主题的成果获2018年贵州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2项,贵州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2项、银奖6项。

——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建有以苗侗银饰刺绣蜡染为主题的“黔粹传人工作室”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农业为主题的“黔东南培生星创天地”、省级大师工作室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互联网+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州级智库、9个校级研发中心;学院先后成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护理专业”培养基地、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国家第62技能鉴定所等国家、省、市级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学院获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12项(省级项目17项),到账科研经费104.2万元,学院配套104.34万元,院级科研项目立项77项(重点项目2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33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出版著作12部,主参编教材89部,受理发明专利14项,授权专利13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外观设计专利6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奖3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三等奖)。植物组织培养中心荣获“2017年贵州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荣获2019年贵州省社会科学第一批“学术先锋号”荣誉称号。

——社会服务工作取得实效。聚焦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党政合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帮扶村调研140余次,送去帮扶资金物资90余万元,选派14名优秀教师到村镇驻村、挂职帮扶和开展科技扶贫。单列7个专业,招收定点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考生116人,联办剑河村医班52人,合办从江班、中职护理班、中职国春银饰班(建档立卡扶贫班)、吉利成蝶中职班等7个扶贫班共373人,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5043人,实现就业4615人。聚焦农村八大特色产业,培育推广脱毒草莓苗、脱毒太子参苗等近100万株(组),面积5万余亩,产值5亿余元;研发推广苗侗百草苗格朗苗药系列产品21项,产值3000万元。面向全州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4万余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5万余人次。组建学院校农结合农产品供应站,创建供应微信群,同22家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销售公司签订了农产品供应合同,学院食堂通过“校农结合”采购307.8万余斤农产品,价值2389.7余万元,教职工向帮扶点直购农产品近100万元,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使命,用职业教育阻隔贫困的代际相传。

——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泰国格乐大学等近10所国(境)外学校开展合作,选派200余名师生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开展办学交流。组织学生创作9套银饰作品走进荷兰博物馆展陈,校企合作创作36套苗族蜡染服饰到伦敦国际时装周巡展,向世界展示银饰锻造和苗族蜡染技艺。组织百余名师生全程参加2018年央视春晚黔东南分会场节目,让世界记住肇兴侗寨,让黔东南尽显民族魅力。学院在扮演好苗族侗族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的同时,正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国际输出的重要始发站。

(二)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省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期、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期、区域发展战略叠加期带动期、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期等重大时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意见》《贵州省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0─2022年)》《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的出台实施,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驱动力。此外,黔东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优美清新的生态环境、原始古朴的农耕文化、璀璨多样的非遗技艺更为学院坚持民族特色的办学方向夯实了发展的基础,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源动力。

同时,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发展还不充分,教师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对接不精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比较低,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实训实践基地建设还比较滞后,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学院整体实力上同全省排名前列的几所高职院校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深化体制改革、破解难题、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研成果转化、依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

要深刻认识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不足,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研判,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奋力推动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提质”“培优”发展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秉承“格物精技,敬业乐群”校训,全面深化改革,严格依法治校,深化产教融合,深耕民族特色,创新“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多元一体集团化办学机制,深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师傅带徒”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机制,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民族标杆、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建成国内一流水平高职院校。

(二)重要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完善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领导体制机制,提高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和环节。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高地。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坚持红色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时代中国精神教育、党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技双馨、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定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提前做好人才谋划,下好人才强校先手棋,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力为导向的人才引进、培育和激励机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机制,推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使用机制,把人才强校体现在政策上、落实在行动上、兑现在成果上,制定出台一批有效管用的措施,聚集五湖四海的人才,打造一批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人才队伍。

——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施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精准对接高端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坚持民族办学特色。扎根苗侗大地,聚焦乡村振兴,深耕民族特色,围绕民族医药研发、民族技艺传承、民族产品开发等,打造乡村振兴民艺产业研究院,推动民族工艺品产业特色化,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根植民族地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工匠、服务民族产业”的民族特色办学方向。

三、发展目标

(一)发展愿景

通过三个阶段的持续奋斗达成发展愿景,即到2023年,经过三年的努力,顺利建成省级“双高校”;到2025年,在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学院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建成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到2035年,学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入、治理体系科学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产学研创融合能力、社会服务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国际交流与影响力更加彰显,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二)主要指标

——办学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师资结构、学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专业群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学生规模达15000人以上。

——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建成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50部,公开出版教材20本以上、建成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培养专业群领军人才10个,专业带头人20人。

——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全面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高地。力争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技能竞赛项目获奖200项以上、参与国家教学标准建设3项、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2个,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更加完善,教学科研、思政教育、辅导员和管理服务队伍更有活力更具竞争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5%,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5%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0%以上,建设兼职教师库1个,引培领军人才3名、博士6名、骨干教师100名、大师名匠、省级非遗传承人5名,建成大师工作室5个、技能大师名师人才库1个。

——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更趋成熟,建成大健康人才培养重要平台、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重要基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以及产学研创结合引领示范区。建成高水平科研创新服务团队10支以上,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120项以上,开发形成创意产品500项以上,实现成果转化10项以上。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附属医院1家,建设医学技能实训综合楼和学生创业中心。建设民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态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体质测训中心。购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以上。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建设美丽校园。

四、工作任务

(一)坚持人才强校,增强发展优势

坚持教师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理念,建设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视野开阔的专兼结合高素质双师队伍。

1.实施师德铸魂工程,培育“四有”好老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培养“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将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教育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培养全过程。二是评选树立一批“师德标兵”“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十佳青年教师”“最美辅导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尚师德、民族团结、争先创优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校园氛围。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畅通辅导员进人渠道,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培训,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性。四是制定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划定红线、守住底线,在人才引进、人才选聘、科研申报、职称评审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2.实施双师双融工程,提升教师实践技能。专任教师融入企业发展。用好校企合作企业优质资源,开展“团队式、项目化”教师企业实践活动。以教学创新团队为基础,将专业教师按组分批分类派驻到实训实践基地参与企业生产、工艺编制、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引导鼓励教师在生产、研发、管理实践中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严格落实教师职前培养要求。二是企业专家融入学校发展。探索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落实校企人力资源双向兼职兼薪制度,引进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兼职兼课,做好兼职教师培训轮训工作,打通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建成150人以上高稳定、高融合、高水平产业兼职教师库1个。三是校企共建双师培养基地。构建双师培养基地校企共建机制,用好合作企业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应用与推广,培养100名能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共建共享双师教师培养基地,建成省级教师培养基地1个。

3.实施大师引领工程,扩大高端人才队伍。一是实施大师名匠、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聘请20名在银饰刺绣、蜡染、苗侗医药、苗侗建筑等民族特色产业行业的大师名匠、省级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产业导师、专业(群)带头人,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成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3个全省有影响的双师名师工作室和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平台。二是实施产业教授培育计划。聚焦银饰刺绣、蜡染、苗侗医药、苗侗建筑等技术领域,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每年聘任10名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带头人兼任产业教授。成立产业教授工作室,共同开展应用技术推广和工艺革新。三实施校企融合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制定校企融合创新团队管理办法,设立创新团队培养基金,建立有利于创新团队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构建进阶式团队发展与诊改体系,重点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群”和“临床医学专业群”建设,打造以“专业(群)带头人、职教名师、产业导师”为引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10个。

4.实施教师提升工程,打造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一是创建教师发展管理平台。围绕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师德师风、继续教育、实践技能、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建立一人一档的教师成长档案,创建可智能分析和预测的教师发展管理平台,实现对青年骨干教师的精准培养。二是推进教师普适性培养。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体现产业、行业、企业等职业教育元素,实施精讲一门课程、精炼一门技艺、联系一个企业、推广一项技术、带好一个团队、讲好一个专业“六个一”计划,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落实全员轮训制度,采取跟岗访学、顶岗实践方式培养培育青年骨干教师。三是推进教师个性化培养。制定教师个性化发展标准,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骨干教师通过学历提升、企业实践、理论学习等“菜单式”研培方式,全面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掌握企业新产品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推动骨干教师向专业群带头人、高端人才蜕变。

5.实施人事改革工程,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一是完善岗位聘用。推进教师岗位管理科学化进程,改革岗位管理模式,引入岗位科学竞争机制,优绩优聘,特岗特聘。完善岗位评价机制,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星级课酬、协议工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待遇激励体系,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承担重点工作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落实岗位考核与绩效分配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改革。创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职称评聘办法,将师德师风、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工作实绩作为学校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把双师型教师列为专业教师申报参评相应教师职称的重要条件。鼓励教师参评企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深化内涵发展,提升育人质量

1.创建三全育人试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一是全面加强思政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用好用足“八支队伍”,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全过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建立诊断与改进体系,完善思政课程目标链、标准链和课堂质量保证体系。三是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增设一批优质思想政治理论、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选修课程,建设5门技术与人文相融合的专业文化优质通识课,构建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通识课程体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配套措施和办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程。评选2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20个“课程思政”优质课堂。四是强化育人实践平台建设。建成思政人工智能育人工作室,共建校外红色文化传承培育基地,提升思政育人的社会服务能力。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思政模块充分融合,思政课“多元课堂”与学生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充分融合,打造校内校外思政活动品牌项目。创新网络平台管理机制,建设思政易班中心,形成多方联动、协作共管的育人平台管理体系。创新网络思政育人方式,建好两个讲堂(“走进学生”系列讲堂、道德讲堂)和两个网上平台(黔东南职院官微、黔东南职院官网)。

创新机制体制,动态调整专业。一是制定《9170在线登录金沙专业群建设发展规划》和《9170在线登录金沙专业群组建和调整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各系(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调研论证和咨询决策作用,提高专业的产业契合度、企业结合度和社会贡献度。二是对接贵州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服务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构建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梯度推进旅游管理、临床医学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优化土木建筑、财会服务院级专业群建设,形成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以院级重点专业群为核心、以院级特色专业群为支撑的专业群梯度体系。

3.创新模式体系,校企协同育人。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地调研,搜集信息资料,综合研判,明确就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以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探索院级学分银行改革试点。优化学分制管理办法,完善德、智、体、美、劳及创新创业学分体系。鼓励以专业群为单位,开设专业拓展课程。三是推进现代学徒制、“1+X”证书试点。及时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经验,推广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人才培养工作。四是优化“五位一体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结构。完善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双创课程、双创文化、双创大赛“五位一体”双创教育体系,制定专创融合课程认定管理办法,调整专业(群)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专业(群)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意、创新、创业创新链,力争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40项以上。

4.紧扣培养目标,推进课程建设。一是突出专业特点,构建“底层共享、中层渗透、高层互选”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实施“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智慧职教、职教云和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块化教学,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建成线上线下一体、课内课外打通,校内校外结合的无界化课堂。建成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

5.对接职业标准,共建优质教学资源。一是共建教学标准。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以国家教学标准引领专业建设,引入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共同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建重点专业群教学标准5个,人才培养方案10个,课程标准20门。二是共建教学资源。整合课程资源库,优化专业群案例项目库、实训资源库、考核资源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技术先进、实时交互、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协同管理的现代化人工智能教学基地。三是共建优质教材。深化教材改革,完善学校教材建设机制,推动教材形态、内容、结构改革,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50部,公开出版教材20部。

6.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一流实训基地。一是探索实行股份经营管理模式,建成集生产经营、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开放性综合实训基地、功能完备的民族文化旅游开放公共实训基地。二是高标准建设一批优势突出、辐射和引领作用明显的高水平实训基地,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多元化、基地功能综合化、基地设施现代化、基地使用共享化、基地管理绩效化,保障实践教学需要和实践教学质量。三是规范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深化实训实践课程改革。完善全程性、开放性的“二平台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二平台”: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外专业实习平台;“三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性实践;“四模块”:基本素质养成实践模块、专业基础实践模块、专业实验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践模块)。提高专业实训实践课时比例,合理安排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实践,各专业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四是建设林下经济实训示范产业带。加强开展校地合作,建设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草莓繁育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禽中心(动物房)、茶叶林、花卉基地、蜜蜂养殖区等校内外林下经济实训示范产业带,助推黔东南林下经济的壮大发展。

7.强化监管评价,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把教育评价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二是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力度,加大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上的参与度,让企业参与贯穿于专业建设、论证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实践实训等全过程。三是健全规章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强化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考核结果运用。


1.加强校际合作,打通一体化贯通人才培养渠道。一是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深化同黔东南州工业学校、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黎平县中等职业学校、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台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贵州省林业学校的合作,按照“3+3”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式,开展学前教育、护理、工艺品美术设计、林业生产技术等专业联合办学。二是加快推进高职本科衔接教育试点工作,立足重点专业群和本地区急需的特色专业,主动同省内外本科院校联合办学,探索招收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途径,贯通高职人才成长渠道,实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

2.加强国际交流,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一是实施“引进来”计划。引进国际师资和先进办学理念,深化与泰国格乐大学等高校的交流合作。强化苗族侗族药物传承与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同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交流合作。二是实施“走出去”计划。通过师生出国(境)培训交流学习等项目,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培育学生国际化能力与素养。三是开展国际职教服务。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招收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国际学生和短期交流生。

(四)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内生活力

完善管理体制,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按照现代大学管理制度要求,全面梳理学院各项规章制度,推动规章制度的“废、改、立”,破除阻碍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对党委领导、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职称评聘、资产管理、科研转化、自主招生等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制定出台一批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文件,完善优化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党政联席会议、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各层级决策制度和议事规程。

2.科学设置机构,提高决策咨询能力。一是按照高等院校内设机构规范设置要求,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科学设置和调整教学机构、教学辅助机构和教学管理机构。二是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咨询、风险评估和监测评价机构,规范重大决策规程,发挥内部决策智库作用。三是按照“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改革要求,完善第三方监督评价制度。

3.健全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管理。一是健全完善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充分调动各教学系、各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制定更加科学、简便、管用的考核评价标准,严格对教职工的实绩考核,强化标准落实与监督考核运用。三是推进以系(二级学院)为管理主体的院系(二级学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明确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构建“学校、部门、岗位”工作标准执行系统。

4.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实施智慧校园提升工程,构建校园信息化新生态。进一步优化提升校园云服务平台、接入教育科研网,实施丹寨万达校区网络融入主校区网络工程,开展智慧教室建设。二是整合效能,打造智慧管理服务新环境。整合学院各部门业务效能,开展校情、教工、学生、教学质量诊断等大数据挖掘分析。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完善“互联网+”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山地康养旅游、苗侗非遗等“互联网+”教学资源库,加强信息化新技术在传统专业中的建设与应用。四是着力信息技术培育,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水平。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人才库”,强化课程信息化建设,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5.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推进二级管理和运行“重心”下移,实现扁平化、网络式管理,降低公共管理成本。强化预算管理,实现由“投入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变,推行部门预算,建立运行成本核算及评估机制。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合理调配和使用经费,提高办学经费使用效率。按照统筹兼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信息资源、仪器设备、教学设施、办学场所等基础资源,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发挥合作办学机制效能,拓展办学资源的筹集领域和途径,建立办学资源聚集渠道多元化体系。

(五)强化科技创新,增强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1.整合优化,打造一流创新服务平台。一是打造乡村振兴民艺产业研究院。按照“四打造”“三新建”“两提升”布局,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拔尖人才培养中心、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公共实训中心、苗侗银饰刺绣蜡染技术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新建银饰博物馆、民艺精品馆、非遗活态传习馆,加大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惠明•智慧锦绣•贵州妇女特色手工创新研发基地建设力度,为黔东南推动民族工艺品产业化特色化提供支撑。二是打造两个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特色植物种苗繁育及应用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苗族侗族药物传承与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特色植物种苗繁育和苗侗民族医药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三是建设五个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苗绣协同创新中心、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研发中心、苗侗康复技术传承中心、苗侗建筑技术研发中心、黔东南地方畜禽品种养殖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四是打造两个特色智库。依托旅游管理专业群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打造“旅游+智库”“互联网+智库”,助力黔东南州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业与康养产业、旅游业与传统村落、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五是实施科研平台培育计划。重点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群、旅游管理专业群两大高水平专业群进行建设,从科研项目立项、人才引育、团队建设、硬软件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建成各类科研平台10个以上。

2.引培并举,孕育科研创新服务团队。一是实施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推进领军人才、科研骨干人才、青年后备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完善引进人才配套措施,打造支撑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科研人才队伍。引培州管专家3名,州拔尖人才3名,培养科研潜力较强的青年学术新秀10名。二是实施科研创新团队选育计划。聚焦“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三大重点发展专业群,充分发挥正高级职称、博士、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州管专家等校内现有优质人才资源优势,实施校内科研创新团队选育计划(以校级课题立项形式),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成10支以上研究方向聚焦、专业带头人明确、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科研成果突出的科研团队。三是探索创新,实施科研创新人才计划。围绕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发展方向,激励学术拔尖人才进行科技创新,以省级以上项目为载体,有计划遴选一批学术骨干人才,设置科研创新岗,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积极为社会开展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服务,带动省级以上相关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

3.开拓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与重点科研项目的培育。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瞄准关键领域技术环节,积极组织申报承接教育部及各司局、省州科技计划、省社科联等地厅级以上项目,激发合力科研能力,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120项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到账100万元以上。持续强化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完成校级科研项目(课题)80项以上。鼓励校内科研团队、科研人才同产业园区、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完成横向合作项目10项,到账经费30万元以上。二是规范科研项目的管理与科研经费的使用。建立教学系部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申报、评审、推荐、立项、期中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制度,规范经费管理、配套、使用、审核和报销制度,优化简化科研管理业务流程,确保教学科研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建立科研项目纸质版管理档案库,梳理建校以来所有科研项目成果,推动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三是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建立个人科研诚信档案,严惩学术不端。把科研诚信作为审批其申请项目、承担评估评审工作的核心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完善科研项目资助、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科研项目、团队、平台评审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

4.强化应用,推进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一是提高科研成果产量。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积极围绕国家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重大课题进行攻关,着力开展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等领域方面的研究,产出一批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力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5篇以上),出版著作15部以上,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项以上,申请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50项以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登记20项以上,孵化创业项目10个以上,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以上。二是规范科研成果管理。分级分类建立科研成果收集汇总存档常态化制度,实行教学系部科研成果初审、科研管理部门终审制度,不断提升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跟踪服务能力。强化对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科研项目的后期资助。三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配齐科技成果转化科工作人员。完善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绩效的激励比率。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孵化培育、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科技创业,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进度与质量。强化学院科研人员专利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充分利用省州技术转化相应平台,推进专利成果的有效转化,力争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金额100万元以上,开发创意产品500项以上,实现成果转化10项以上。

5.根植地方,提升社会服务效能。一是规范继续教育管理,按照“控规模,提质量,抓内涵”总体要求,确保学院成人学历教育稳固健康发展。二是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提质增效,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职业培训项目,年培训达7000人次以上。三是提高技能鉴定质量,加强考评员的系统学习,申建27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种,72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种,广泛宣传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力争完成年技能等级认定2000人次以上。四是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教育落实,建成1个社区教育示范基地。

(六)打造五彩校园,构筑精神家园

1.实施精神文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金色校园”。一是以民族职业教育为特征,定期开展先进集体、先进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宿舍评比创建活动,持续做好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复查复评工作,巩固拓展学院文明创建成果。定期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优秀校园文化品牌”评选活动,树典型,立标杆,引领精神文明风向标。二是制作一批以弘扬主旋律、表现正能量、展现学校风貌为主要内容充分体现民族职业教育特色的宣传片,征集创作微党课、微电影、微纪录片、微公益片等优秀微视频作品。三是充分运用银饰、刺绣大师工作室和民族文化传习所等非遗资源,以银饰、刺绣、蜡染为主题,打造苗侗文化非遗长廊、苗侗文化非遗秀场,定期开展银饰、刺绣秀等富含民族韵味的非遗活动,让校园充满浓厚的苗侗民族文化气息。四是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精神教育和四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实施环境文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绿色校园”。一是优化文化墙建设。设计制作一批具有学校特色、辨识度高、功能完备的户外宣传栏。有序推进学院办公、教学场所的校园文化装饰、文化景观建设、文化长廊建设。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校园广播站和新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挖掘新媒体栏目优势,打造出一批叫得响、穿透强、有影响的固定品牌栏目,使得网络文化环境绿色长效发展。三是实施甜蜜幸福工程。用活学院后山闲置土地,按照3A级景区标准,建设蜜园、桃园、李园、桔园、茶园、樱桃园、枇杷园,打造校内劳动教育实训基地,美化环境,提升学院文化品牌。

3.实施制度文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青色校园”。一是突出文化育人。加强具有民族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文化、课堂文化、实训文化、劳动文化等教学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教师文化、校友文化、大赛文化、科研文化、宿舍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思想自觉。二是突出制度育人。全面梳理、修订、完善学院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重点修订《大学生守则》《宣传工作管理办法》、汇编《教工手册》《校园文化手册》《听视觉识别系统》等。三是突出关心关爱。对心理压力大、思想困惑严重的学生,实施台帐管理,充分通过心理咨询老师、思政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结对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努力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4.实施标识文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蓝色校园”。一是凝练学院文化精髓,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开展以征集校歌、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楼宇命名为主要内容的征集活动。开展“铭记校训、传唱校歌、佩戴校徽、讲好校史”活动,规范佩戴校徽、使用校标和校旗、传唱校歌,激励师生爱校护校,强化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传承。开发设计制作一批民族特色的文创、文具产品,鼓励学生开设学院文创、文具产品专营店,深耕创新创业精神。

5.实施思政文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红色校园”。一是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宣讲团队和研究团队,开展理论学习、主题宣讲、专题培训、专项研究,创新思政课建设体系,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足用好“八支队伍”,探索构建支部课堂、“红色”课堂、网络课堂、科普课堂、道德课堂、法治课堂、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等“八大课堂”,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火种。二是规范校园育人活动,创建有影响、可推广、能复制的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系部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的活动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形式,扩大社会实践规模,强化社会实践管理和评比活动,持续做好假期“三下乡”等系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七)加强后勤保障,增进师生福祉

1.加强基础建设,夯实发展根基。一是按进度抓好“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省民族文化旅游数字化公共实习实训基地”项目。按规划建设附属医院、医学技能实训综合楼、实训楼和学生创业中心。二是按标准建设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态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体质测训中心。三是积极谋划学院二期建设项目,做好学院校园建设用地储备工作,完成新校区二期用地银桂大道,高铁边土地征用76亩,申请政府划拨土地220余亩。四是整体打造校园环境。全面对校内行道树工程进行提升改造,以3A级景区标准打造校园,建设美丽校园。五是高标准实施校大门改建和田径场改造。按苗侗民族建筑风格,改建学院正大门。

2.打造平安校园,提升幸福指数。一是安全宣传教育经常化。利用安全教育日、开学第一课、重大节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运用黑板报、电子屏、QQ、微信等方式加大安全防范宣传学习力度,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珍爱生命教育,经常性开展安全知识宣传防范教育。二是安防设施建设标准化。按照国家重点目标反恐防暴要求,进一步强化校园“三防”体系建设,配齐配强校园保安和安保器械,规范学院警务室建设,实现封闭化管理率达到100%,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达到 100%,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100%的目标。三是疾控、生物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建立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落实《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用制度推进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四是校园矛盾调处和防欺凌体系化。建立特异体质师生健康资料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师生中特殊个体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强化学院安全风险预防体系和学院安全事故风险化解机制建设,及时及早发现、预防处置校园欺凌和矛盾纠纷。强化应急演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每学年完成3次以上消防疏散、防暴力侵害、防踩踏等应急演练。强化校内大型集体活动报备、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五是危化品安全管理责任化。建立完善学院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危化品管理,落实落细易燃、易爆、有毒品和危化品分类分柜存放,双锁双人监管。加强对实验实训基地、实验研究场所、教学实验室和实验用品仓库等重点危化品区域,电网线路、水电气设施等重点易燃易爆部位的安全防护和检查。六是安全隐患排查网络化。加强学院与当地警务等部门的联动,定期开展周边环境专项治理、信访维稳和稳控工作、建设工地安全隐患排查,分区分块协同做好宣传教育、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强化重要领域、重点部位排查管理。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政治保障

1.坚持统筹引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是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等工作机制,提升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工作水平,提高党委统领各项工作的能力,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守正创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持续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三是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党建先锋引领示范工程,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建带工会、带共青团、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带学生社团等“四带”创建活动。严把发展党员关,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严格组织生活。加强统战工作体制机制,平台载体和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党外人士多渠道参政议政。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

2.坚持忠诚担当,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建设一支对党绝对忠诚、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坚持德才兼备,突出以德为先,建立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调整、充实、配强中层干部队伍。三是加强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创新干部培训和分类管理体系,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力度,做好老中青、老带新衔接,建强干部队伍。

3.坚持正风肃纪,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州委十二项规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对“四风",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二是进一步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努力改作风转学风变文风正会风,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突出政治监督。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建立健全“3+1”监督工作格局,持续强化政治监督;突出监督贯通融合,建立健全巡察上下联动体制机制,持续强化巡察监督;突出责任落实落细,建立健全“1+3”监督模式,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森林管护区”创建;突出监督执纪问责,建立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持续贯通运用好“四种形态”;突出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廉政文化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廉政教育;突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持续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队伍;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的管党治党工作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费保障

1.强化资产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加强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化分析,有效优化存量,科学控制增量,防范化解变量,促进资源最佳配置,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对大宗设备采购和大型项目实施的效率论证,探索建立健全购买社会服务和有偿机制,减轻学校经费负担。加快推进实训实践、教学资源、创新服务、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基地和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构建校企、校政、校地、校校命运共同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加强职能部门对各类资源、资产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科学分配预算,调整支出结构,保障人、财、物等资源更好地服务规划建设需要,满足学院高质量发展需求,建立公开透明、重点突出、择优分配的资源高效配置体系。

2.拓宽筹资渠道,保障经费来源。用好国家、省、州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措施,结合学院办学实际,及时做好项目库建设,积极对接发改、国土和规划等部门,力争把学院规划项目纳入省州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撑。整合学院资源,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知识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利用产教融合企业平台,提高资金的筹措能力。拓宽视野,抓住国家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向国际金融机构筹措资金,利用低息免息贷款,全方位、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3.加强经费管理,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树立节俭办学理念,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总要求,严格控制办学成本,保证财务健康持续运转,为项目有序推进提供保证。科学精准预算,运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精细化财务管理机制、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强化内部监督,严格财务预算、审核、报销规程,确保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建立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库,实施财务政策倾斜,支持和保障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的项目工程实施。全面实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重大项目招投标、建设实施和经费使用的监督,强化对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的全程跟进、监督和审计。

(三)全程跟踪监督,强化督促保障

1.压实主体责任。学院党委、行政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确保落实规划,实施政策措施。党政办公室要做好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解,制定规划实施进度监测、评价指标和考核目标。党委行政督查室要定期对照规划项目质量标准、时间进度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各有关部门要在院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具体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和具体实施措施,强力推动规划实施。其他各系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合力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2.注重监督评估。党委行政督查室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把规划实施执行情况作为工作督查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对规划实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定期组织专家对规划实施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比对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形成专项督查通报或专项评估报告,提交党委决策参考。

3.加强考核运用。坚持对规划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列出工作清单,标出时间进度、标准要求、完成时限等,对标对表专项对规划实施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量化考核,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作为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字体: